2008年6月25日 星期三

聽雨

少年聽雨歌樓上,紅燭昏羅帳。
壯年聽雨客舟中,江闊雲低,斷雁叫西風。
而今聽雨僧廬下,鬢已星星也。
悲歡離合總無情,一任階前,點滴到天明。

-- 蔣捷 《虞美人》

這裡講的『聽雨』不是蔣捷的這首《虞美人》裡的聽雨,是《虞美人》不是《美人魚》。而是我最近看到的一張圖片:
 
 
是袁崇煥的親筆手跡。
 
這讓我想到,第一次聽到袁崇煥這個名字,其實是很久以前在金庸小說『碧血劍』第二集後面的『袁崇煥評傳』看到的。碧血劍裡的主角雖然是以袁崇煥的兒子來發展,但金庸自己也說:『碧血劍的主角在性格上只是一個平凡人物』。在看完金庸寫的袁崇煥評傳後,卻發現,『袁崇煥評傳』寫的比小說還要精彩、還要更扣人心弦。
 
想看全文的人請自行去購買書本,本站正當經營,絕不提供非法連結
 
袁崇煥,廣東東莞人,為人慷慨,富於膽略,喜歡和人談論軍事,同時他也是一位書生。金庸形容他的個性:
 
像是一柄鋒銳絕倫、精剛無儔的寶劍。當清和昇平的時日,懸在壁上,不免會中夜自嘯,躍出劍匣。在天昏地暗的亂世,則屠龍殺虎之後,終於寸寸斷折。
 
這樣的個性似乎註定了他成為亂世中的悲劇英雄,甚至連他自己也料到了以後的下場。英雄的尊嚴與偉烈,經過了無數時日之後,仍在後人心中激起波瀾。
 
我覺得金庸的這篇評傳跟以前我們在歷史課本上讀的不同,他的著眼點在於袁崇煥本身的性格上,而不單一只是就發生的事件而言,裡面點出了許多袁崇煥那狂氣十足卻也奮力的燃燒自己的性格,在那快到盡頭的黑暗時代,用盡最後的氣力,爆出熊熊烈火,而後,終於燃燒殆盡。
 
五載離家別路悠,送君寒侵寶刀頭。
欲知肺腑同生死,何用安危任去留。
策杖只因圖雪恥,橫戈原不為封侯。
故園親侶如相問,愧我邊塵尚未收。

-- 袁崇煥 邊中送別

 
袁崇煥以一介書生,一步一步的朝著自己鎮守邊疆的夢想往前行,只是,他每走一步,就越往那最悲慘的結局前進。在明朝這樣政治與軍事腐敗到極點的年代,人人聽到『辮子兵』就心驚膽裂,在這之前,明兵每戰必敗,而他居然敢與之正面對戰,還把當時縱橫天下的大英雄『努爾哈赤』給打死了,稱之『寧遠大捷』(如果你有聽過十三副盔甲打天下的故事,那就是努爾哈赤的故事。努爾哈赤的死因不是很明確,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一下維基百科)。
 
『女真不滿萬,滿萬不可敵』這樣的神話就在那樣惡劣的情勢下,被袁崇煥擊碎了。
 
『寧遠大捷』後,在袁崇煥的指揮下,明兵與清兵浴血奮戰,明兵又再次得到了勝利,稱之『寧錦大捷』。在立了這樣的大功下,卻因政治因素,被朝廷說他沒有去救錦州為『暮氣』。後來被迫辭官。好一個魏忠賢。
 
四十年來過半身,望中祇樹隔紅塵。
如今著足空王地,多了從前學殺人。

-- 袁崇煥 遇訶林寺口占

 
 
魏忠賢死後,袁崇煥又再被任用,當時在位的明朝皇帝是崇禎。
 
在這篇評傳中,金庸多次的剖析了袁崇煥與崇禎之間的性格,也因為性格上的差異,漸漸的將時代推入了最壞的深淵。畢竟,那是一個『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』的年代,是一個儒家為傳統中心思想的年代,是一個得靠八股文晉升仕途的年代,是一個需要靠上天垂憐才能有一個好君主的時代。
 
在當時,金國知道自己在人力與財力上遠遠不足明朝,所以多半的戰略上是『以戰求和』,這時的袁崇煥也希望明軍能有一段喘息的時間。但明朝一概至之不理。一來,明朝認為自己是大國,絕不可能跟『建州衛』講和。二來,中國過去對外族的議和多半是屈辱性的,所以將『議和』很直覺的聯想到『投降』、『漢奸』。
 
袁崇煥當然知道如此力排眾議,對於自身非常不利,然而他已將自身安危全然置之度外,只是以大局為重。 以他如此剛烈之人,對聲名自然非常愛惜,給人罵“漢奸”,那是最痛苦的事。比較起來,死守寧遠、抗拒大敵,在他並不算是難事,最多打不過,一死殉國便是,那是心安理得的。但要負擔“歷史罪人、民族罪人、名教罪人”的責任,可艱巨得多了。越是不自私的人,越是剛強的人,越是不重視性命而不肯忍受恥辱。越是儒家的書讀得多,心中歷史感慨其深厚的人,越是寶貴自己的名節。文天祥《正氣歌》中所舉那些慷慨激烈的事跡,如張巡睢陽死守,顏杲卿常山罵賊,袁崇煥做起來並不困難。對於性格柔和的人,當然是委曲求全易而慷慨就義難,在袁崇煥這樣的偉烈之士,卻是守寧遠易而主和議難。主張議和,他必須違反歷史傳統、違反舉國輿論、違反朝廷決策、更違反自己的性格。上下古今,一切都反,連自己都反。

他是個沖動的熱情的豪傑,是“寧為直折劍、猶勝曲全鉤”的剛士,是行事不顧一切、“幾大就幾大”的蠻子,可是他終於決定:“忍辱負重” 。在他那個時代,絕無尊重少數人意見的習慣與風度。連袁崇煥自己在內,都相信“國人皆曰可殺”多半便是“可殺”。那是一個非此即彼、決不容忍異見的時代,是正人君子紛紛犧牲生命而提出正義見解的時代。卑鄙的奸黨越是在朝中作威作福,士林中對風骨和節操越是看重。東漢和明末,是中國歷史上讀書人道德價值最受重視的兩個時期。歲寒堅節,冰雪清操,在當時的道德觀念中,與“忠”、“孝”具有相同的第一等地位。他很愛交朋友,知交中有不少是清流派的人。 如果他終於因主和而為天下士論所不齒,對他將是多麼嚴重的事。

-- 金庸

 
因為明朝對清兵的和議一直至之不理,惹毛了皇太極,他決定要狠狠的打一仗。當清兵兵臨北京城下時,袁崇煥因為十萬火急,只帶了少數兵馬來援,以約不到一萬的兵馬,對抗清兵的十萬大軍,暫時打退了清軍。但年輕的崇禎,因為覺得清軍還是離北京太近,不斷的催促袁崇煥出兵,但袁崇煥熟知兵法,清軍勞師以襲遠,車馬糧草很容易接濟不上,而明軍以逸待勞,只要等待明軍大軍一到,即可包圍清軍,截斷他們的後路,雖不至於一次滅了整個滿清,但也可令他們短期內不敢來犯。
 
生性多疑的崇禎,內心料想著:『你一直遲遲不肯出兵,是想篡位嗎?還是想逼我議和?』
 
就在清軍退去時,崇禎聽信攙言,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,下令逮捕袁崇煥下獄。袁崇煥部屬一聽到這消息,眾兵將在城下大哭,驚怒交集下,立即帶了部隊回錦州。這是一件誇張的事,敵軍兵臨城下,而城防總司令被逮捕下獄,防禦精兵則帶隊離開,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阿?
 
雖然崇禎後來下令強迫袁崇煥在獄中寫信招回部屬祖大壽的部隊,但終於袁崇煥被判了凌遲處死,身上的肌肉必須被一片一片的割下來。受到了重大驚恐的北京城老百姓們,不知聽信了從哪來的謠言,認為清兵圍城是袁崇煥故意引來的,大家爭相的撲上去咬他的肉,大罵他是漢奸,甚至有人還出錢買他身上的肉,我覺得他的內心一定比身上千刀萬剮還要痛。他拼死擊退了來犯的十倍敵軍,保護了皇帝和北京城中百姓的性命。而皇帝與北京城中的百姓則將他割成了碎塊。
 
袁死後,無人敢去收屍。他部下佘姓義士深夜盜走屍體,葬于廣渠門內原廣東義園,立誓為其終生守墓。于是開始了佘家十七代人的守墓史
 
三百多年後,佘家第十七代 佘幼芝說:守墓就為忠義兩字。
 
金庸在評傳的最後面有一段甚是感人:
 
在陰森寒冷的獄牢裡,袁崇煥在提筆寫信給祖大壽,硯台裡會結冰吧?他的手會凍的僵硬嗎?會因憤怒而顫抖嗎?他的信裡寫的是什麼句子?淚水一定滴上了信箋吧?

皇帝的信使快馬馳出山海關外,將這封信交在祖大壽手裡。祖大壽讀信之後,伏地大哭。訊息傳了開去:『督師有信來!』

遼河大平原上白茫茫的一片冰雪。數萬名間關百戰、滿身累累槍傷箭疤的關東大漢,伏在地下向著北京號啕痛哭,因為他們的督師快要被皇帝殺死了。戰馬悲嘶,朔風呼嘯,綿延數里的雪地裏盡是伏著憤怒傷心的豪士,白雪不斷的落在他們的鐵盔上、鐵甲上......
 
 
大明國裏一亡命之徒也
 

沒有留言: